【www.qqxwt.com--话题作文】

浅谈心理健康

  关于心理健康与否的话题首先是针对一个现实生活着的人而言的,而一个人所进行的现实生活的基本形式就是与这个现实世界建立起各种各样的联系。一个人与这个现实世界所建立的联系越广泛、越亲密,其心理和生理的状态就越积极,这种状态保持的时间越长,就越利于在这个现实世界的正常存在和发展,因此就越健康。而在相反的意义上,一个人若因需求总是不能达成或生活中遭遇了太多的或巨大的挫折和失败,同时社会支持系统力量不足,关爱缺失,那么他就会由恨这个现实世界发展到厌弃、恐惧这个现实世界,最后导致从这个现实世界的退缩和逃避,于是他与这个现实世界所建立的联系就会越来越少,与这个现实世界的心理距离就会越来越疏远,严重的还会以自闭或停止身体功能的形式去割断与这个现实世界的一切联系,其心理和生理的状态就会由越来越消极到功能全部丧失。这种情况由于不利于该人在这个现实世界的正常存在和发展,所以其心理和生理就是不健康的或是病态的。按照以上的思路来研究人的心理健康问题,我们得出如下结论:

  一、关于心理健康的定义

  心理健康作为一种概念具有与心理疾病相反的意义。现代医学所列举的心理疾病种类计有:烦躁、恐惧、焦虑、妄想、抑郁、癔病、人格分裂等,通过对这些心理疾病发病原因的研究,发现所有心理疾病都是从与现实世界中某种客体事物的冲突开始的。由于无法克服现实困难导致其具体的生活目标无法实现,该人就必然与所谓的“困难”形成冲突和对抗;困难不能解决会使对抗持续存在,此时该人便会烦躁。烦躁就是调动和集聚起来的心理能量不能有效宣泄的一种表现。若调动和积聚了能量仍然克服不了“困难”,该人就会体验并认识到“困难”的强大和自我的弱小,于是就会从与“困难”的对抗变成对“困难”的恐惧,由恐惧一物泛化为恐惧一切,由此产生焦虑和妄想。焦虑和妄想是自我意识持续弱化的结果,这种弱化进一步发展必然会使该人因恐惧现实而逃避现实,表现出来的症状就是抑郁、自闭或人格分裂等。一切心理疾病由轻到重的演化规律就是从与这个现实世界的对抗、分裂开始,经厌弃疏远、恐惧逃避等过程再发展为自闭和与现实世界的隔绝。可以看出,心理疾病的实质就是仇恨、厌弃、恐惧和逃避现实世界的特定心态外在的表现形式。

  心理健康既然是一个与心理疾病相对的概念,则必然也是一种特定的心态,这种特定心态的外在表现形式就必然是热爱和亲近这个现实世界。一个人之所以会热爱这个现实世界是因为他感知到了这个现实世界的美好,而热爱现实世界就必然表现为对现实世界的亲近,亲近的形式就是与自然、与社会、与别人乃至与自己的和谐相处。由此,我们可以给心理健康作如下定义:所谓心理健康就是以热爱现实世界和与现实世界保持和谐联系为标志的一种积极的心理状态。

  二、关于心理健康的程度

  心理疾病有轻重之分,而心理健康也有程度之别。因为心理健康是以热爱和亲近现实世界为标志的,所以,热爱现实世界的程度和与现实世界的亲近程度(即和谐程度)就对应着心理健康的程度。

  (一)、热爱现实世界的程度

  客观现实世界是一个在深度和广度上都不可穷尽的无限存在,而人凭借自己身体的感官和行为则只能对其中的一个层次和一个极其有限范围内的事物进行感知并与之建立起具体的联系。不同的人由于给自己确定的人生意义不同(即在这个现实世界追求的目标不同,寄托的希望不同),所以,其选择认知的现实客体事物就不同,而且与之建立联系的方式也不一样。有的人因其理想远大,抱负宏伟,就会对这个现实世界中很多的事物都感兴趣,他不仅会去主动地感知和了解很多的客体事物,而且也总会看见该客体事物上美好的一面,于是便会在热爱该客体事物并与之建立亲近联系的基础上发展为去热爱整个现实世界;有的人则因其无远大理想,对这个现实世界没有大的需求,所以就只能看见眼前的急功近利,对现实世界客体事物热爱的范围就比较小,认知和与之建立亲近联系的客体事物也比较少;同理,一个人如果不再对这个现实世界寄托任何希望,丧失一切现实理想和追求,那么就会主动放弃对现实世界一切客体事物的感知和了解,并拒绝与之建立任何积极的联系,具体表现为不仅不爱这个现实世界,而且还会仇恨、厌弃、恐惧这个现实世界和以自闭的方式去逃避这个现实世界。

  一般地,一个人对这个现实世界的爱越强烈,则在这个现实世界生存的欲望就越高,关心、接触、感知、了解的现实世界客体事物就越多,与之建立的联系就会由亲近发展到融合或同一,于是与这个现实世界的结合就越紧密,其生命存在的状态就越积极,越健康;一个人如果对这个现实世界的热爱程度降低了,则在这个现实世界生存的欲望也会随之降低,所选择认知和与之建立亲密联系的现实客体事物就会减少,也就是与这个现实世界紧密结合的“点”就会减少,于是和现实世界的亲密程度就会减弱,疏远的程度就会加大,其生命存在状态就会消极和不健康。一个人对这个现实世界热爱和亲密的程度由弱到强大体可以分为:

  1、热爱自己,悦纳自己。具有此一特征的人群主要是儿童。一个成年人如果也只爱自己不爱别人(即被称为“绝对自私”),那么就必定有其具体的原因:要么其心理成长滞后而表现出幼稚的特征,要么是因为生活中遭受挫折导致其不敢相信别人,于是在思想和行为上就会发生退行性变化,直至退回到儿童状态。

  2、热爱家庭,只重亲情。具有此一特征的人群主要是那些没有社会责任和政治抱负的人,即所谓的“寻常百姓”。他们生存的全部意义就是为了自己、家庭和亲人,与家庭成员和亲人之间的情感联系往往处于不分离状态,而对其他人则比较疏远。

  3、热爱家乡,热爱祖国。具有此一特征的人群主要是那些有一定社会责任和政治抱负的人。他们在这个现实世界生存的意义不仅是为了自己的家庭和亲人,而且还要为更多、更广大的人民谋取利益,因此其心胸会更广阔,与这个现实世界的联系会更紧密。

  4、热爱全人类,热爱一切生命,热爱整个现实世界。具有此种思想境界的人虽然很少,但他们对这个现实世界热爱的范围和程度却是远远地超过了一般的人(比如那些所谓的“圣人”或伟人以及具有强烈宗教情结的人),因此,其生命存在的状态就会比一般人更积极,更特殊。

  上述情况是对一个人热爱现实世界的广度划分,广度越大,其与这个现实世界联结的“点”就越多,与这个现实世界结合的就越紧密,因此就越利于在这个现实世界的生存和发展。此外,一个人对这个现实世界的爱还有深度上的区别。所谓深度,就是爱的程度和联系的紧密程度,即一个人与现实世界的心理距离亲近程度。泛泛的爱是肤浅的爱,只有那些刻骨铭心的、朝思暮想的、并且力求与之同一的爱才是深刻的爱。

  (二)、与现实世界联系的和谐程度

  一个人对整个现实世界的热爱必须首先表现为对自己能力所及的现实世界的热爱,或者说必然要表现为对现实世界中自己所选择的具体人或具体事物的热爱。爱是一种情感,而爱的情感一旦产生就必然会外化为亲近所爱对象的具体行为,即表现为与现实世界中各种相关的人或事物建立起起来的亲密、和谐的联系。一个人与现实世界联系的和谐程度由低级到高级可以划分为:

  1、与自我之间的和谐。这与热爱自己、悦纳自己的情感相对应,具体表现为对自己的生存状态比较满意,不仅在体相方面自我悦纳,而且也不存在心理冲突(即现实自我和非现实自我或理想自我之间不存在冲突)。有时,尽管别人对自己有不好的评价,但也不为所动,依然自以为是,我行我素。这种与自我的和谐虽然是一种比较低级的和谐,但也能成为其在这个现实世界继续生存的理由和成为其他高级和谐的基础。

  2、与别人之间的和谐。即和与自己生活有关的人能友好相处,既能真诚地爱和帮助他们,同时也受到他们的尊敬、爱戴和支持。这种和谐基本上属于寻常百姓日常生活的主要内容。

  3、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属于有一定的社会理想和政治抱负的人与这个现实世界建立的联系方式。他们热爱并与之建立联系的人除了亲人、朋友、熟人以外,还包括一些陌生的人,所建立的联系会从直接联系发展为间接联系,比如县长会通过与乡长、村长的联系而与“寻常百姓”建立起亲和联系等。

  4、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具体表现为在热爱一切生命和非生命的基础上,用一体同悲之心(即大慈悲之心)去对待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的一切事物,与自然的关系不是对抗关系,而是亲近、融合、同一的关系(即和谐的关系)。这种和谐是大和谐,是最高境界的和谐。

  (三)爱与和谐之间的关系

  热爱现实世界是与现实世界具体客体事物建立和谐联系的前提条件。你只有真心地去爱某一个人或某一事物,才会去亲近这个人或该事物。在与这个人或该事物建立亲善、和谐的联系过程中,你会进一步体验、感受到该人或该事物的美好之处,因此就会更爱这个人或该事物,并进一步泛化为更爱这个现实世界。因此,爱与和谐互为因果,并形成良性循环(恨与不和谐也互为因果,并形成恶性循环)。

  三、关于心理健康,心理疾病和心理亚健康的界限

  一个在现实世界生活着的人就必须要与这个现实世界中具体的人和事物建立起一定的亲近联系,换言之,就是必然要牵挂、思念一些人或事物。一个人的心里无时无刻都有一些念头如流水一般在来来去去,而这些念头又都是从现实世界各种具体的人或事物上抽象出来的“意象”。这些意象一旦在心中显现,便会与“心”粘合在一起而成为一个人的“心”与生活于其中的这个现实世界相联系的媒介和粘合剂。也正是由于“心”与这个现实世界中具体的人或事物的结合才导致了该人在这个现实世界的存在和发展(即形成自我意识并外化为身体的行为)。然而,除了那些所谓的“圣人”、伟人和具有强烈宗教情结的人以外,绝大多数的人都不能做到无条件的去爱现实世界中的一切人、一切生命和一切物;同样,除了具有严重的精神疾病的人之外,绝大多数的人也不能全恨这个现实世界。客观的情况是:人们一边在爱着一些人或事物,一边也在恨着另外的一些人或事物,其心理往往处于对这个现实世界“亦爱亦恨”的状态。加之一些关于“要爱朋友,恨敌人”和“要爱‘真善美’,恨‘假恶丑’”的说教和文化背景又在支持和助长“爱恨并存”的心理状态,于是,博爱就被视为抹杀了矛盾的客观性,不仅不能做到,而且也是一种错误。

  绝大多数活着的人都具有“亦爱亦恨”的心理状态,而这种心态又会因爱和恨的比例不同而有区别。有的人会“爱多恨少”,有的人则是“爱少恨多”。按照心理健康的标准来衡量,有爱就有健康,而对现实世界的“爱”越多,其心理就越健康;有恨便有损于健康,而对现实世界的“恨”越多,其心理就越不健康。在此意义上,我们对心理健康、心理疾病和心理亚健康的界限作如下划分:

  1、心理健康。绝对的心理健康就是无条件地爱整个现实世界(即所谓的泛爱或博爱)的一种心态。这种心态必然就在行为上表现出与这个现实世界中的一切人、一切生命和一切物的亲善、和谐的联系。

  2、心理疾病。比较严重的心理疾病其本质是一种对这个现实世界只有恨而没有爱的特殊心态。这种心态必然表现出拒绝、逃避、疏远这个现实世界的行为,即所谓的心理疾病症状。

  3、心理亚健康。这是一种对现实世界“亦爱亦恨”的心态在行为上表现出来的一组综合现象。可以看出,绝对的心理健康和具有严重心理疾病的人在整个人群中占的比例都很小,而绝大多数的人其心理都处在亚健康状态。也就是说,在心理健康和心理疾病之间的心理亚健康(也可以叫做“准疾病”)是一个十分宽广的灰色地带。按照人们通常的理解,所谓的心理健康其实是指心理亚健康地带中比较明亮的部分(爱多恨少的时段);所谓的心理疾病其实是指心理亚健康地带中比较灰暗的部分(即恨多爱少的时段);所谓的心理亚健康其实是指那些爱与恨基本上势均力敌,避与趋的人生选择遇到困难时的一种爱恨交加的心理体验。此时,该人会感到有心理冲突,能实现对自己负性情绪的监管,于是会感到压抑。这是一个人在爱与恨两种心理能量对抗和争夺身心控制权时的一种特殊体验。按照人们的通常理解,心理健康,心理疾病和心理亚健康之间无法划出明显的界限,对于该三种心理状态只能在相对意义上去理解和把握。

  四、关于心理保健和心理指导

  一个人要想在这个现实世界正常的生活和更好地发展,就必须以热爱这个现实世界为前提,而且对这个现实世界爱得越多,越深刻,越强烈,就越利于在这个现实世界的生存和发展,因此心理就越健康。而一个人对这个现实世界中的具体人或事爱的数量减少,程度降低,或者所恨的人和事物数量增多,程度加强,则心理健康的程度就会降低,而心理不健康的程度就会加重。然而,人们往往不能从这个角度来看问题,而是认为有爱有恨,或爱爱恨恨就是生活,就是人生的全部内容,并且只有恨过才知道爱或只要爱过才知道恨;认为对这个现实世界只恨不爱固然是一种疾病,而只爱不恨似乎也不正常。这实际上是一种认识的误区。事实的情况是,对这个现实世界哪怕只有一丁儿的恨或只有一丁点儿的不爱都会导致其对这个现实世界的疏远,都会对在这个现实世界的正常存在和发展构成负面影响。在此意义上,心理保健和心理指导的任务就是要主动地调查发现一个人对这个现实世界究竟有多少恨以及之所以恨的原因,并帮其用转变观念的方法去放弃恨或变恨为爱。人们都想预防疾病和保有健康,而实现此一愿望的唯一方法就是千方百计地去爱这个现实世界,要对这个现实世界寄托更多更美好的希望,要与这个现实世界中更多的具体人和具体事物建立起更亲善、更和谐的良性联系。也只有这样,一个人才会真切地体验到生活的美好,才会有效的保有健康的心态,进而保有健康的身体,并创造出一个积极、乐观、健康、长寿的生命来。

本文来源:http://www.qqxwt.com/zuowendaquan/1324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