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qqxwt.com--计划方案】

一、教学总目标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各种美术活动,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制作过程,学习美术欣赏和评述的方法,丰富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了解基本美术语言的...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五年级美术教学计划十四篇大全,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五年级美术教学计划十四篇大全

篇1 五年级美术教学计划

  一、教学总目标

  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各种美术活动,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制作过程,学习美术欣赏和评述的方法,丰富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了解基本美术语言的表达方式和方法,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美化环境与生活。在美术学习过程中,激发创造精神,发展美术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人格。

  二、学生情况分析

  五年级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非常高,平时就有很多学生平时就爱画画,也有一定的美术知识,所以教师应继续保持学生对美术的学习兴趣,并在此基础上,给予学生适当的指导,让他们接触初步的美术知识的同时感受到美术更大的魅力。

  三、教材分析

  教材紧跟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贴近儿童的心理,符合儿童的年龄特点,每课的主题都有美术带来的有趣的惊喜。五年级美术教材一共分为16课。每一课都侧重于“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四个学习领域中的一个方面。教材的可操作性强,贴近生活,有浓厚的湖乡味。注重在娱乐中让学生体验学习美术的乐趣并掌握最基本的美术知识。

  四、教学措施

  1、注重对学生造型表现的培养。在教学中,让学生初步认识形、色与肌理等美术语言,学习使用各种工具,体验不同媒材的效果,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激发丰富的想象力与创造愿望。

  2、重视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教师积极为学生创设有利于激发创新精神的学习环境,通过思考、讨论、对话等活动引导学生在美术创作活动中,创造性地运用美术语言。老师鼓励学生在欣赏活动中,开展探究性的学习,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

  3、创设一定的文化情境,增加文化含量,使学生通过美术学习加深对文化和历史的认识,加深对艺术的社会作用的认识,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涵养人文精神。

  4、加强教学中师生的双边关系,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师生间建立情感交流和平等关系。

  5、鼓励学生进行综合性与探究性学习,加强美术与其他学科的联系与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调查了解美术与传统文化及环境的关系,用美术的手段进行记录规划与制作;通过跨学科学习,理解共同的主题和共通的原理。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和综合探究的能力。

  6、重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研究,引导学生以感受、观察、体验、表现以及收集资料等学习方法,进行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

  五、教学用具

  水彩笔,油画棒,色纸,胶水,橡皮泥,剪刀、陶泥等

篇2 五年级美术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共安排了14课,其中有欣赏课2课,绘画课8课,工艺美术课4课。本册绘画课中安排了三课《学画中国画》,工艺课中安排了版画,由于实际情况和授课条件的关系,完成有一定困难,拟据实际情况选学。其它的和学生生活息息相关,可以完成。

  二、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已经到了五年级,学习任务比以前更重一些,时间不多。但是本年级学生对美术这门课有着相当浓厚的兴趣,愿意学。还有部分同学特别爱好,在这方面也有特长。针对这些优势和不足,只要扬长避短,适时点拨,点滴渗透,学生在美术方面的知识和技能都可以有一定的增长和提高。

  三、重点难点

  根据学生情况和地域的情况,我决定把本期重点放在工艺课上。本期工艺课中的《美化板报、墙报》与学生活动关系密切,有实用价值,所以把这一课及其相关内容作为重点。

  本学期教材安排的素描基础:物体的结构比例和透视基础。这两方面的内容共有四课,专业性很强,概念抽象,学生没有接触过,比较难于理解。这是本期学习的一个难点。

  四、教学模式

  结合美术学科特点和学生实际情况,在本期的教学活动中,以多种方式进行教学,室内和室外教学相结合,知识讲解与实际操作技能相结合,想像与写实相结合,教师引导和学生自主学习相结合。

  五、课时安排

  1、封二画页(欣赏)1课时

  2、难忘的一件事(欣赏、绘画)1课时

  3、比例的美感(绘画)2课时

  4、立方体和长方体的透视现象(绘画)2—3课时

  5、圆柱体的透视现象(绘画)2课时

  6、物体的结构(绘画)1课时

  7、美化板报(工艺)5课时

  (其中美术字2课时,板报设计制作3课时)

  8、做风筝(工艺)1课时

  9、纸筒人(工艺)2课时

  10、学画年画(绘画)1—2课时

  11、表现日常生活的绘画(欣赏)1课时

篇3 五年级美术教学计划

  新的学期开始了,对于五年级学生来说,经过前面几个学期的学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本学期的任务是使学生通过本册书的学习,了解一些美术知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及创作能力,并在此基础上贯穿爱国、爱校、爱班、爱生活等教育,根据重点制定如下计划:

  一、学生概况分析:

  五年级学生由于接触美术作品和阅历的增加,有了空间深度的感觉,逐渐摆脱了儿童画的大胆、泼辣的作画风格,绘画讲究“象”,在表现对象时,绘画风格倾向拘谨、工细、对于色彩的配置仍然比较大胆、总的来说处于眼高手低阶段。

  二、本学期具体教学工作计划:

  1、全册教材简析:

  本册教材共有20课,分欣赏、绘画、手工制作三种课型,主要通过学习色彩知识、绘画技巧、造型技能,培养学生的动手制作能力、创造能力和丰富的想象力。

  2、教学总目标:

  (1)、认知目标:认识和了解西方绘画艺术,开阔学生视野,了解人体基本比例;进一步学习色彩知识和构图知识。

  (2)、智力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绘画技巧和基础造型能力;培养学生的设计思维能力。

  (3)、思想品德目标:通过学习色彩、构图、制作等知识,使学生的思维更开阔,并用美学的眼光去观察生活中的事物,对大自然主生热爱之情。

  3、教学主要措施:

  (1)、教师方面:改变原来的课堂授课形式,使学生多参与,教师起到启发、诱导作用。

  (2)、学生方面:让学生之间建立起互帮互助小组,进行一帮一的学习,共同完成教学任务。

  4、教材中重点、难点(简要分析):

  本册教材的三、五单元为重难点,第三单元的构图知识是第一次接触,使学生理解上有困难,第五单元的人体比例说起来简单画起来难。

  5、每单元(或训练组)内容简要分析,教学目标(认知目标、智力能力目标、思想品德目标)及重点、难点:

  第一单元:通过欣赏表现动物的美术作品,了解更多的艺术表现形式.接着第二课进行动物的绘画创作和制作。

  第二单元:认识"文房四宝"进一步学习中国画的用水用墨,画一些写意小品画,教学目标是通过学画中国画,进一步感受写意画的水墨情趣。

  第三单元:画面构图和景物主次安排,教学目标是教会学生选取景物和景物构图的知识。画面中各个物体的合理安排,主次安排等。

  第四单元:人物画的学习,学生通过量一量,测一测了解人体比例,并用速写的手法画一画。通过做活动的小人,进一步了解人体比例和动态。用线描的形式表现照片中不同的动态。通过动手制作泥塑小人体验人在运动中的变化规律。

  第五单元:立体字、雕塑和废瓶制作。本单元手工制作为主,了解不同材料表现不同的艺术形式,感受它们的艺术魅力。

  第六单元:通过设计报头、版报等,复习版面设计方面的知识,它们互相关联,密不可分。教学目标是通过设计方面的练习,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设计思维能力。重难点是各种字体、栏目、题图、版面的设计。

  第七单元:欣赏静物画,了解中外画家的不同材料表现的静物作品。学生进行静物写生练习。

  三、教学进度安排:xxx。

篇4 五年级美术教学计划

  本教材确立以审美教育为核心,绘画、工艺、欣赏并重的教学新体系。着力培养小学生的审美情趣。根据小学生的身心特点,注意联系生活实际,注意民族

  性、时代性,选择思想性、知识性、实用性、趣味性强的教学内容。

  本册教材分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四个方面。具体有绘画、泥塑、剪纸、手工、欣赏。课程以培养学生的求新、求异为目的,形式

  多种多样,给学生很大的发展空间,满足各种学生创造美和表现美的愿望。

  :

  本年级学生对美术课兴趣浓厚,并具有较好的绘画基础和对各种材料综合运用能力,其中对绘画材料的运用能力较强。大部分学生能较好地表现平面形象、立体造型,并能大胆地发挥想象,作品内容丰富,富有生活情趣;有较高的创新意识和较好的心理品质。但也有一部分学生空间感较弱,对一些废旧材料的综合运用能力较差,有待进一步地提高。

  1.学习色彩的明度渐变和纯度渐变等色彩知识,体验色彩的表现力,并能有目的地加以运用。

  2.能用日记画的形式表现生活中的有趣情境、有意义的事和自己喜欢的人物,表达自己的情感。

  用各种瓶子及其它塑造材料,大胆想象并设计制作简单的立体或半立体造型。

  1.利用多种媒体,如蛋壳、废包装、稻草等材料制作作品。

  2.欣赏情节性比较强的中外作品,认识该美术作品的艺术特点。

  3.用水粉、水彩颜料表现周围的事物,表达自己的兴趣与愿望。

  4.运用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等组合原理,通过植物籽粒,纤维线材、织物等材料的平面拼贴进行造型设计。

  5.能运用紫沙泥等材料进行立体造型,并用水粉颜料加工、装饰。

  (一)总目标

  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各种美术活动,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制作过程,学习美术欣赏和评述的方法,丰富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了解基本美术语言和表达方式和方法,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美化环境与生活。在美术学习过程中,激发创造精神,发展美术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人格。

  (二)各学习领域目标

  1.造型表现学习领域

  初步认识形、色与肌理等美术语言,学习使用各种工具,体验不同媒体的效果,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表现所见所闻,激发丰富的想象力与创造愿望。

  2.设计应用学习领域

  学习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等组合原理,了解一些简易的创作意图和手工制作的方法,进行简单的设计和装饰,感受设计制作与其它美术活动的区别。

  3.欣赏评述学习领域

  观赏自然和各种美术作品的形、色与质感,能用口头或书南语言对欣赏对象进行描述,说出其特色,表达自己的感受。

  4.综合探索学习领域

  造型游戏的方式,结合语文、音乐等课程内容,进行美术创作表演和展示,并发表自己的创作意图。

  五、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1.应将学习内容与生活经验紧密联系起来,强调知识和技能在帮助学生美术生活方面的作用,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领悟美术的独特价值。

  2.多种形式,组织学生认识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差异性,人类社会的丰富性,并在一种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的特征、美术表现的多样性以及美术对社会生活的独特的贡献。同时,培养学生对祖国优秀文化的热爱,对世界多元文化教育的宽容和尊重。

  3.采用多种办法,使学生思维的流畅性、灵活性和独特性得以发展,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并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具有将创新意识转化为具体成果的能力。通过综合学习和探究学习,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探究与发现,找到不同知识之间的关联,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4 教师的评价要体现多维性和多级性,适应不同个性和能力的学生的美术学习状况。

篇5 五年级美术教学计划

  美术课程教学是对学生进行美术教育的主渠道,根据美术新课程标准,为了让全体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使学生成为有健全人格、有创新精神的合格人才,特制定本期教学计划如下:

  一、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共安排了14课,其中有欣赏课2课,绘画课8课,工艺美术课4课。本册绘画课中安排了三课《学画中国画》,工艺课中安排了版画,由于实际情况和授课条件的关系,完成有一定困难,拟据实际情况选学。其它的和学生生活息息相关,可以完成。

  二、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已经到了五年级,学习任务比以前更重一些,时间不多。但是本年级学生对美术这门课有着相当浓厚的兴趣,愿意学。还有部分同学特别爱好,在这方面也有特长。针对这些优势和不足,只要扬长避短,适时点拨,点滴渗透,学生在美术方面的知识和技能都可以有一定的增长和提高。

  三、重点难点

  根据学生情况和地域的情况,我决定把本期重点放在工艺课上。本期工艺课中的《美化板报、墙报》与学生活动关系密切,有实用价值,所以把这一课及其相关内容作为重点。

  本学期教材安排的素描基础:物体的结构比例和透视基础。这两方面的内容共有四课,专业性很强,概念抽象,学生没有接触过,比较难于理解。这是本期学习的一个难点。

  四、教学模式

  结合美术学科特点和学生实际情况,在本期的教学活动中,以多种方式进行教学,室内和室外教学相结合,知识讲解与实际操作技能相结合,想像与写实相结合,教师引导和学生自主学习相结合。

  五、课时安排

  1、封二画页(欣赏)1课时

  2、难忘的一件事(欣赏、绘画)1课时

  3、比例的美感(绘画)2课时

  4、立方体和长方体的透视现象(绘画)2—3课时

  5、圆柱体的透视现象(绘画)2课时

  6、物体的结构(绘画)1课时

  7、美化板报(工艺)5课时

  (其中美术字2课时,板报设计制作3课时)

  8、做风筝(工艺)1课时

  9、纸筒人(工艺)2课时

  10、学画年画(绘画)1—2课时

  11、表现日常生活的绘画(欣赏)1课时

篇6 五年级美术教学计划

学生知识能力学习习惯分析:五年级学生对美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有一定的掌握,学习习惯比较好,对美术的学习兴趣也比较浓厚,小学五年级美术教学计划。教学目的任务:1、 注意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在教学环节和活动方式的布局上注意开放性和立体性。2、 通过启发联想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3、 在美术活动中大胆的采用各种造型方式,并借助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实践能力。教学难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个人教研专题: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学习习惯意识的培养,其它教案《小学五年级美术教学计划》。完成任务的措施:1、 认真备课、上课。2、 做好课前的各项准备活动。3、 拓展教学思路,做到以人为本,因材施教,因地制宜,以求达到最佳教学效果。课时安排:第一周:印象深刻的事第二周:水墨游戏――山水第三周:纸花第四周:插花第五周:壁饰第六周:英俊的脚第七周:漂亮的鞋第八周:鞋的联想第九周:我设计的鞋第十周:黑、白、灰第十一周:字的联想第十二周:版面设计第十三周:报头题饰和尾花设计第十四周:秋风瑟瑟第十五周:雕萝卜(一)(二)第十六周:非洲雕刻(一)(二)第十七周:卡通画(一)(二)第十八周:可爱的家乡第十九周:我崇拜的人第二十周:复习考试

篇7 五年级美术教学计划

  一、学生现状分析

  本年级有两个教学班,学生美术知识掌握得较牢固,上学期美术考核人人合格。同学们会欣赏中外美术名作,建筑艺术,民间年画、传统纹样、木雕和中外面具艺术;培养了学生的审美能力,进一步对水性颜料、毛笔和宣纸等材料做多种尝试,开展趣味性造型活动,进行简单的创作;学习了原色、间色、冷暖色等色彩基本知识,体验色彩的表现力,并有目的的加以运用,初步学习了铅笔淡彩的画法;通过绘画、拼贴、堆积和组合等方法进行造型活动,积累视觉和触觉经验,能结合各种已学过的美术知识进行绘画创作和应用设计,能运用多种材料和方法制作玩具;围绕一定的主题,描绘生活中有意义的事,按自己的想法反映周围的事物,表达自己的兴趣与愿望;用日记画的形式,记录所见、所闻,表达自己的情感;能进行初步的写生练习,表现人物或物体的大体特征,用各种易于加工的雕刻、塑造材料,制作简单的立体或半立体造型。同学们普遍提高了对美的感受能力,形成了健康的审美情趣,大部分学生对美术学习有着浓厚的兴趣。

  二、存在问题

  1.班级之间,学生之间对美术课的兴趣,对美术知识的掌握,理解差距较大。

  2.部分学生想象狭窄,缺乏表现力。

  3.部分学生上美术课没有激情。

  三、教学目标

  总目标:学生以个体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各种美术活动,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制作过程,学习美术欣赏和评论方法,丰富视觉和审美经验,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了解美术语言的表达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美化环境与生活。在美术学习过程中,激发创造精神,发展美术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陶冶审美情操,完善人格。

  1、运用形、色、肌理和空间等美术语言,以描绘和立体造型的方法,选择适合于自己的工具、材料,记录与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发展美术构思与创作的能力,传递自己的思想和感情。

  2、运用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节奏与韵律等组合原理,了解一些简单的创意、设计方法和媒材的加工方法,进行设计和装饰,美化身边的环境。

  3、欣赏、认识自然美和美术作品的材料、形式与内容等特征,通过描述、分析与讨论等方式,了解美术表现的多样性,能用一些简单的美术术语,表达自己对美术作品的感受和理解。

  4、结合学校和社区的.活动,以美术与科学课程和其它课程的知识、技能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策划、制作、表演与展示,体会美术与环境及传统文化的关系。

  四、教材分析和教学重点、教学难点

  教材分析:

  我校采用的湘教版的美术教材,该教材紧跟义务教育的课程标准,贴近儿童心理,符合儿童的年龄特征,每课都充满了童趣。这册教材共12课,每课都侧重于造型、表现、设计、应用、综合、探索,四个学习内容,教材的可操作性,贴近生活。注重在娱乐中让学生体验学习的乐趣并掌握基本的美术知识。

  重点:

  主要放在对学生普及美的教育,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了解美术语言的表达方式和方法,灵活的掌握对造型、色彩的运用,激发学生的创造精神,发展美术实践能力,渗透人文精神。

  难点:

  主要放在让学生自己创造美,学会运用美。发展学生的艺术感知能力和造型表现能力,培养审美情操,渗透德育。

  五、教学措施

  1、注重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遵循审美原则,多给学生感悟艺术作品的机会,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力,通过讨论、比较的方法,引导学生体验,思考、鉴别、判断,努力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

  2、重视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教师积极的为学生创设有利于激发学生创新精神的环境,通过思考、讨论等活动引导学生体验、思考、鉴别等活动音高学生在美术创造中,创造性的运用美术语言,老师鼓励学生在欣赏活动中开展学习讨论发表自己的见解。

  3、创设一定的文化情景,增加文化含量,使学生通过学习美术加深对文化和历史的认识,加深对艺术的认识作用,树立正确的人文价值观。

  4、加强师生的交流,确立学生的主题地位,师生间建立情感交流。

  5、鼓励学生进行综合性与探究心学习,加强属于其他学科的联系与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培养学生综合思维和综合探究能力。

  6、重视对学生方法的研究,引导学生以感受、观察、体验、表现以及收集资料等学习方法,进行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

  7、教师以各种教学手段,如:电视、录像、范画、参观、故事、游戏、音乐等方式引导学生增强对形象的感受能力与想象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六、培优补差工作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长处与不足,那些文化课好的学生在其它方面不一很好,而在其它方面表现突出的学生在文化课上却不一定很好,我始终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擅长的东西,都有自己用武之地。所以在平时的美术教学当中,我一直坚持客观平等地去看学生,不以其它课业的好坏去评价他们,那样做对孩子们是不公平的。

  不管是好学生还是差学生我们都要付出我们全部爱心,教育他们,帮助他们。学生没有绝对的好与坏,我们不能因为学生差就将其放弃了,也不能因为学生好就掉以轻心,因为他们正处于发展阶段,也是不稳定的阶段,需要我们针对学生间的差异、不同,运用有效的教育教学方法措施,力争使每位学生都能成为有用之材。

  在我们美术这门课上,也会有优差生,那么对于美术方面比较优秀的学生就要重点培养他们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在美术上比较差的学生,我们主要培养他们的兴趣,最终目标能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全面发展。

  首先是补差工作。每个人不同,每个学生也不同,作为老师应平等的对待每一位学生,要客观的看待每一位学生,不能因为某方面的原因就把他全盘否定了。差生就是这样,我们不能因为他们学习或者其它方面不好,就放弃他们了,而是要给他们更多的关心与培养,看到他们的发光点。对于美术方面的差生,重要的是培养人们的兴趣,兴趣是学生学好美术的基本动力。例如一些手工课上,老师可以先做一些精美作品展示给学生,引起他们的兴趣和学习欲望,欣赏课上,尽量搜集更多的作品,丰富知识,开阔眼界。另外,对待这部分学生不能要求过高,只要做了就要给予肯定的评价,增强自信心,鼓励他们下次做得更好。对于“差生”,教师决不可灰心而丢掉不管,要帮助他们找到自己智能的最佳点,发挥其智能最大潜力,把他们培养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其次是培优工作。对于优等生,在培养他们基本的美术素养和知识的同时,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虽然优等生学习好,有很多优点、长处,却往往会忽略他们的不足和缺点,所以对优等生更要严格要求。未来社会要求的是张扬个人的主体性和创作性,要转变学习方式,使学生成为美术学习的主体,让学生更多的在探究中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创造问题。鼓励学生在个性的基础上大胆地表现,鼓励学生对他人的艺术作品发表自己不同的见解。要让他们明白自己所处的状态并不是固定的,必须保持对学习的良好兴趣和钻研精神,,把自己的良好状态一直保持下去。同时,由于优等生一直处于“处优”环境之中,会形成强烈的自尊心和荣誉感甚至于虚荣心,一旦环境改变,失去原先地位和同学老师的关注,就会产生失落感,因此应对优等生进行挫折教育,使他们在挫折面前,不至于难以接受。总之,要让优等生都有良好的心理状态和旺盛的斗志。

  让我们每位老师都消除偏见,用真诚的心去爱我们的每一个孩子。

篇8 六年级美术教学计划

  一、 教材分析

  美术课程具有人文性质,是学校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美术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审美能力,增强学生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及责任感,并培养他们尊重和保护自然环境的态度以及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与能力。美术可以引导学生参与文化的传承和交流,通过对美术课程的学习,有助于学生熟悉美术的媒材和形式,理解和运用视觉语言,更多地介入信息交流,共享人类社会的文化资源。美术可以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美术可以形成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技术意识,有助于培养学生勇于实践和善于实践的心理品质,这样将会对他们未来的工作和生活产生积极的影响。美术还可以促进学生的个性形成和全面发展。

  二、 教学目标

  1、运用形、色、肌理和空间等美术语言,以描绘和立体造型的方法,选择适合于自己的工具、材料,记录与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发展美术构思与创作的能力,传递自己的思想和情感。(造型、表现)

  2、运用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节奏与韵律等组合原理,了解一些简单的创意、设计方法和材料的加工方法,进行设计和装饰,美化身边的环境。(设计、应用)

  3、欣赏、认识自然美和美术作品的材料、形式与内容等特征,通过描述、分析与讨论等方式,了解美术表现的多样性,能用一些简单的美术术语表达自己对美术作品的感受。(欣赏、评述)

  4、结合学校和社区的活动,以美术与科学课程和其他课程的知识、技能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策划制作、表演与展示,体会美术与环境及传统文化的关系。(综合、探索)

  三、 教学内容

  [造型、表现]学习领域

  1、用自然物或人造物的不同肌理,通过拓印或剪贴,制作各种图形。

  2、学习简单的中国传统绘画方法,体验笔墨趣味。

  3、学习简单的绘画构图方法、简单的透视知识和结构比例知识。

  4、结合传统艺术中的色彩运用方法,学习对比、调和等色彩知识。

  5、学习漫画和卡通的表现方法,进行绘画实践。

  6、学习泥塑、纸雕等方法,制作作品。

  7、初步学习计算机辅助绘画的方法。

  [设计、应用]学习领域

  1、学习简单的图案基础知识,并进行装饰应用。

  2、用塑料瓶、废旧材料等进行玩偶、生活实用品、交通工具模型等的设计制作。

  3、与同学合作,进行风筝的扎、糊、绘全过程的制作,并进行放飞活动。

  4、用计算机或其他手段进行书籍封面、文体活动海报的设计。

  5、学习陶艺的制作方法。

  [欣赏、评述]学习领域

  1、以讨论、比较等方式欣赏中外优秀美术作品,领略不同的艺术风格。

  2、介绍一件优秀美术作品的创作过程,体验美术与生活的关系。

  3、鼓励学生从课本中选一件最喜欢的作品,通过查阅资料,向同学介绍欣赏作品的心得。

  4、通过观看录像、图片等,欣赏雕塑和现代工业产品,感受不同材质的美。

  5、介绍一位画家及其代表作品。

  6、欣赏我国的石窟艺术。

  [综合、探索]学习领域

  1、结合传统节日及学校的班队会等活动,设计、制作、展示平面或立体的美术作品。

  2、编写自己喜爱的剧本,设计、制作相应的布景或道具,进行表演。

  3、运用平衡、运动、光、电等科学常识,用生活中的废旧材料,设计、制作出简单而有创意的立体造型或生活用品。

  4、利用计算机等手段进行美术创作或展示活动。

  四、 在教学中应遵循以下教学原则:

  1、审美性原则

  把审美教育作为主线贯串教学全过程,通过对自然美、生活美、艺术美的感受和表现,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2、思想性原则

  发掘教材内在的思想性,在教学的内容与形式中有机地融进思想品德教育。

  3、量力性原则

  教学内容和方法应适合小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特点,浅显易学,循序渐进,逐步提高学生的美术素质。

  ,六年级第十二册美术课程教学计划

  4、创造性原则

  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启发、鼓励学生的创造性。

  5、实践性原则

  联系学生的实际,理论讲述与操作训练相结合,充分使学生眼、手、脑协调并用。

  6、趣味性原则

  选择富有儿童情趣的教学内容,采用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7、因材施教原则

  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学生间个性的差异,在教学中注意面向全体学生的同时,要考虑个别超常学生与后进学生的情况,采取一般教育与个别知道相结合的方法。

  五、教学进度

  周次

  课时

  课题

  重难点

  1

  1

  画画自己的手

  提高写生造型的能力

  2

  1

  人物速写

  绘画技能训练

  3

  1

  劳动中的人物动态

  动态表现

  4

  1

  我熟悉的人

  刻画人物的体形特征

  5

  1

  桌子、椅子设计

  动手能力培养

  6

  1

  泥塑彩罐

  培养学生的创美能力

  7

  1

  彩塑鸟

  塑出具有浮雕效果的鸟类图

  8

  1

  彩色纸筒人

  人物脸部的刻画

  9

  1

  邮票设计

  设计一枚纪念邮票

  10

  1

  古诗配画

  培养再造想象

  11

  1

  美好的童年

  主题确定

  12

  1

  板报设计

  学习板报设计知识

  13

  1

  电脑美术设计

  对电脑美术设计作品的认识

  14

  1

  实用美术作品欣赏

  认识实用美术

  15

  1

  中国雕塑作品欣赏

  认识雕塑作品

  16

  1

  外国雕塑作品欣赏

  认识雕塑作品

  17

  1

  测试

  18

  1

  测试

篇9 六年级美术教学计划

  六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计划

  一、学生情况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即将升入中学,他们对美术这一学科了解的相对较多,有的学生对美术有着相当的兴趣,动手的能力较强。本学期进一步培养学生认识美术这一学科的特点,了解更多的美术知识,尝试使用不同的工具,运用不同的表现方式,体验形、色的变化与魅力。感受美术所带来的乐趣。

  二、教学要求

  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各种美术活动,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制作过程,学习美术欣赏和评述的方法,丰富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了解基本美术语言的表达方式和方法,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美化环境与生活。在美术学习过程中,激发创造精神,发展美术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人格。

  三、 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的教学理念在于:运用形、色、肌理和空间等美术语言,以描绘和立体造型的方法,选择适合于看看自己的工具、材料,记录与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发展美术构思与创作能力,传递自己的思想和情感。运用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节奏与韵律等组合原理,了解一些简单的创意、设计方法和媒材的加工方法、进行设计和装饰,美化身边的环境。欣赏、认识自然美和美术作品的材料、形式与内容等特征,通过描述、分析与讨论等方式,了解美术表现的多样性,能用一些简单的美术术语,表达自己对美术作品的感受和理解。

  四、教学重点及难点:

  (一)重点

  了解现代设计的特点。学习色彩基础知识,掌握色彩的明度与色相对比。学习设计基础知识,了解设计要素,能设计出精美的火花、贺卡和书籍作品。学习平面构成渐变知识,抓住形或色有有规律变化,掌握渐变原理,画出形或色的作品。

  (二)难点

  掌握色彩的明度、色相对比基础知识,并能应用与绘画中。学习掌握设计基础知识,了解设计要素能设计贺卡或其它作品。掌握渐变原理,抓住形或色的有规律变化,画出渐变作品。了解中国建筑历史成就,了解中国历史画,提高欣赏能力,激发爱国热情。

  五、具体措施

  首先要用好教材。“吃透”教材,在理解教材意图的基础上,整合、开发教学资源,实现教材“为我所用”;其次要上好课。加强课前的准备工作,根据教学需要准备必须的课件、板画、学生参考资料等;充分利用多媒体,提高教学效果。再次要注重美术课堂常规的培养。良好的美术课堂常规是实现高质量美术教学的保证,所以,在上个学期的基础上,进一步规范美术课堂教学常规:充分发挥美术课堂负责人的作用,鼓励学生积极争当负责人,提高美术课堂负责人的责任意识,在始业课开展民主评议负责人的活动,保留或换负责人;开展“我们怎样做得更好”的大讨论,明确应该保持、发扬哪些好习惯,需要改进的又有哪些。教师加强监督和管理,确保良好习惯的养成。

  1. 认真学习美术新课标、认真备课,处理好思想品德教育、审美教育、能力教育、能力培养和双基训练的关系。在传授双基、培养能力过程中,加强思想品德教育。要充分发挥美术教学情感陶冶的功能,努力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2. 改进学习、教学方法,从小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出发,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研究“教”和“学”的方法,充分运用视觉形象,讲清重点、难点,使学生巩固地掌握知识和技能,并逐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

  3. 坚持进阅览室学习,做到深入钻研教材,抓基础,制作好范画,手工范品及放映幻灯、影片、录象片等教学手段和现代教育即使进行直观教学。

  4. 加强个别辅导,抓好课堂巡回辅导的环节,认真的帮助学生解决练习中的具体问题。对于成绩不理想的几位学生,找出学习不好的原因,有的放矢地帮助解决。推荐成绩优秀的学生参加课外美术兴趣小组活动,使他们得到更大的提高。

  5. 关心美术教学的改革和发展,积极进行教学改革实验,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姚敬芝

  20xx.03.01

篇10 六年级美术教学计划

  一、 教材分析

  美术课程具有人文性质,是学校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美术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审美能力,增强学生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及责任感,并培养他们尊重和保护自然环境的态度以及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与能力。美术可以引导学生参与文化的传承和交流,通过对美术课程的学习,有助于学生熟悉美术的媒材和形式,理解和运用视觉语言,更多地介入信息交流,共享人类社会的文化资源。美术可以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美术可以形成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技术意识,有助于培养学生勇于实践和善于实践的心理品质,这样将会对他们未来的工作和生活产生积极的影响。美术还可以促进学生的个性形成和全面发展。

  二、 教学目标

  1、运用形、色、肌理和空间等美术语言,以描绘和立体造型的方法,选择适合于自己的工具、材料,记录与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发展美术构思与创作的能力,传递自己的思想和情感。(造型、表现)

  2、运用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节奏与韵律等组合原理,了解一些简单的创意、设计方法和材料的加工方法,进行设计和装饰,美化身边的环境。(设计、应用)

  3、欣赏、认识自然美和美术作品的材料、形式与内容等特征,通过描述、分析与讨论等方式,了解美术表现的多样性,能用一些简单的美术术语表达自己对美术作品的感受。(欣赏、评述)

  4、结合学校和社区的活动,以美术与科学课程和其他课程的知识、技能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策划制作、表演与展示,体会美术与环境及传统文化的关系。(综合、探索)

  三、 教学内容

  [造型、表现]学习领域

  1、用自然物或人造物的不同肌理,通过拓印或剪贴,制作各种图形。

  2、学习简单的中国传统绘画方法,体验笔墨趣味。

  3、学习简单的绘画构图方法、简单的透视知识和结构比例知识。

  4、结合传统艺术中的色彩运用方法,学习对比、调和等色彩知识。

  5、学习漫画和卡通的表现方法,进行绘画实践。

  6、学习泥塑、纸雕等方法,制作作品。

  7、初步学习计算机辅助绘画的方法。

  [设计、应用]学习领域

  1、学习简单的图案基础知识,并进行装饰应用。

  2、用塑料瓶、废旧材料等进行玩偶、生活实用品、交通工具模型等的设计制作。

  3、与同学合作,进行风筝的扎、糊、绘全过程的制作,并进行放飞活动。

  4、用计算机或其他手段进行书籍封面、文体活动海报的设计。

  5、学习陶艺的制作方法。

  [欣赏、评述]学习领域

  1、以讨论、比较等方式欣赏中外优秀美术作品,领略不同的艺术风格。

  2、介绍一件优秀美术作品的创作过程,体验美术与生活的关系。

  3、鼓励学生从课本中选一件最喜欢的作品,通过查阅资料,向同学介绍欣赏作品的心得。

  4、通过观看录像、图片等,欣赏雕塑和现代工业产品,感受不同材质的美。

  5、介绍一位画家及其代表作品。

  6、欣赏我国的石窟艺术。

  [综合、探索]学习领域

  1、结合传统节日及学校的班队会等活动,设计、制作、展示平面或立体的美术作品。

  六年级第十二册美术课程教学计划,

  2、编写自己喜爱的剧本,设计、制作相应的布景或道具,进行表演。

  3、运用平衡、运动、光、电等科学常识,用生活中的废旧材料,设计、制作出简单而有创意的立体造型或生活用品。

  4、利用计算机等手段进行美术创作或展示活动。

  四、 在教学中应遵循以下教学原则:

  1、审美性原则

  把审美教育作为主线贯串教学全过程,通过对自然美、生活美、艺术美的感受和表现,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2、思想性原则

  发掘教材内在的思想性,在教学的内容与形式中有机地融进思想品德教育。

  3、量力性原则

  教学内容和方法应适合小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特点,浅显易学,循序渐进,逐步提高学生的美术素质。

  4、创造性原则

  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启发、鼓励学生的创造性。

  5、实践性原则

  联系学生的实际,理论讲述与操作训练相结合,充分使学生眼、手、脑协调并用。

  6、趣味性原则

  选择富有儿童情趣的教学内容,采用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7、因材施教原则

  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学生间个性的差异,在教学中注意面向全体学生的同时,要考虑个别超常学生与后进学生的情况,采取一般教育与个别知道相结合的方法。

  五、教学进度

  周次

  课时

  课题

  重难点

  1

  1

  画画自己的手

  提高写生造型的能力

  2

  1

  人物速写

  绘画技能训练

  3

  1

  劳动中的人物动态

  动态表现

  4

  1

  我熟悉的人

  刻画人物的体形特征

  5

  1

  桌子、椅子设计

  动手能力培养

  6

  1

  泥塑彩罐

  培养学生的创美能力

  7

  1

  彩塑鸟

  塑出具有浮雕效果的鸟类图

  8

  1

  彩色纸筒人

  人物脸部的刻画

  9

  1

  邮票设计

  设计一枚纪念邮票

  10

  1

  古诗配画

  培养再造想象

  11

  1

  美好的童年

  主题确定

  12

  1

  板报设计

  学习板报设计知识

  13

  1

  电脑美术设计

  对电脑美术设计作品的认识

  14

  1

  实用美术作品欣赏

  认识实用美术

  15

  1

  中国雕塑作品欣赏

  认识雕塑作品

  16

  1

  外国雕塑作品欣赏

  认识雕塑作品

  17

  1

  测试

  18

  1

  测试

篇11 六年级美术教学计划

  一、 教材分析

  美术课程具有人文性质,是学校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美术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审美能力,增强学生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及责任感,并培养他们尊重和保护自然环境的态度以及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与能力。美术可以引导学生参与文化的传承和交流,通过对美术课程的学习,有助于学生熟悉美术的媒材和形式,理解和运用视觉语言,更多地介入信息交流,共享人类社会的文化资源。美术可以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美术可以形成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技术意识,有助于培养学生勇于实践和善于实践的心理品质,这样将会对他们未来的工作和生活产生积极的影响。美术还可以促进学生的个性形成和全面发展。

  二、 教学目标

  1、运用形、色、肌理和空间等美术语言,以描绘和立体造型的方法,选择适合于自己的工具、材料,记录与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发展美术构思与创作的能力,传递自己的思想和情感。(造型、表现)

  2、运用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节奏与韵律等组合原理,了解一些简单的创意、设计方法和材料的加工方法,进行设计和装饰,美化身边的环境。(设计、应用)

  3、欣赏、认识自然美和美术作品的材料、形式与内容等特征,通过描述、分析与讨论等方式,了解美术表现的多样性,能用一些简单的美术术语表达自己对美术作品的感受。(欣赏、评述)

  4、结合学校和社区的活动,以美术与科学课程和其他课程的知识、技能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策划制作、表演与展示,体会美术与环境及传统文化的关系。(综合、探索)

  三、 教学内容

  [造型、表现]学习领域

  1、用自然物或人造物的不同肌理,通过拓印或剪贴,制作各种图形。

  2、学习简单的中国传统绘画方法,体验笔墨趣味。

  3、学习简单的绘画构图方法、简单的透视知识和结构比例知识。

  4、结合传统艺术中的色彩运用方法,学习对比、调和等色彩知识。

  5、学习漫画和卡通的表现方法,进行绘画实践。

  6、学习泥塑、纸雕等方法,制作作品。

  7、初步学习计算机辅助绘画的方法。

  [设计、应用]学习领域

  1、学习简单的图案基础知识,并进行装饰应用。

  2、用塑料瓶、废旧材料等进行玩偶、生活实用品、交通工具模型等的设计制作。

  3、与同学合作,进行风筝的扎、糊、绘全过程的制作,并进行放飞活动。

  4、用计算机或其他手段进行书籍封面、文体活动海报的设计。

  5、学习陶艺的制作方法。

  [欣赏、评述]学习领域

  1、以讨论、比较等方式欣赏中外优秀美术作品,领略不同的艺术风格。

  2、介绍一件优秀美术作品的创作过程,体验美术与生活的关系。

  3、鼓励学生从课本中选一件最喜欢的作品,通过查阅资料,向同学介绍欣赏作品的心得。

  4、通过观看录像、图片等,欣赏雕塑和现代工业产品,感受不同材质的美。

  5、介绍一位画家及其代表作品。

  6、欣赏我国的石窟艺术。

  [综合、探索]学习领域

  1、结合传统节日及学校的班队会等活动,设计、制作、展示平面或立体的美术作品。

  2、编写自己喜爱的剧本,设计、制作相应的布景或道具,进行表演。

  3、运用平衡、运动、光、电等科学常识,用生活中的废旧材料,设计、制作出简单而有创意的立体造型或生活用品。

  4、利用计算机等手段进行美术创作或展示活动。

  四、 在教学中应遵循以下教学原则:

  1、审美性原则

  把审美教育作为主线贯串教学全过程,通过对自然美、生活美、艺术美的感受和表现,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2、思想性原则

  发掘教材内在的思想性,在教学的内容与形式中有机地融进思想品德教育。

  3、量力性原则

  教学内容和方法应适合小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特点,浅显易学,循序渐进,逐步提高学生的美术素质。

  4、创造性原则

  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启发、鼓励学生的创造性。

  5、实践性原则

  联系学生的实际,理论讲述与操作训练相结合,充分使学生眼、手、脑协调并用。

  6、趣味性原则

  选择富有儿童情趣的教学内容,采用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7、因材施教原则

  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学生间个性的差异,在教学中注意面向全体学生的同时,要考虑个别超常学生与后进学生的情况,采取一般教育与个别知道相结合的方法。

  五、教学进度

  周次

  课时

  课题

  重难点

  1

  1

  画画自己的手

  提高写生造型的能力

  2

  1

  人物速写

  绘画技能训练

  3

  1

  劳动中的人物动态

  动态表现

  4

  1

  我熟悉的人

  刻画人物的体形特征

  5

  1

  桌子、椅子设计

  动手能力培养

  6

  1

  泥塑彩罐

  培养学生的创美能力

  7

  1

  彩塑鸟

  塑出具有浮雕效果的鸟类图

  8

  1

  彩色纸筒人

  人物脸部的刻画

  9

  1

  邮票设计

  设计一枚纪念邮票

  10

  1

  古诗配画

  培养再造想象

  11

  1

  美好的童年

  主题确定

  12

  1

  板报设计

  学习板报设计知识

  13

  1

  电脑美术设计

  对电脑美术设计作品的认识

  14

  1

  实用美术作品欣赏

  认识实用美术

  15

  1

  中国雕塑作品欣赏

  认识雕塑作品

  16

  1

  外国雕塑作品欣赏

  认识雕塑作品

  17

  1

  测试

  18

  1

  测试

篇12 六年级美术教学计划

  一、对学生情况的分析

  六年级学生们的美术基础不相同,对美术知识、技能的掌握程度也不同。大部分学生对色彩有辨别能力,把握物体形状的能力很强,乐于动手,对手工制作课充满了极高的热情,对美具有了较高的欣赏能力。从六年级上学期的美术学习中不难看出同学们对画画充满了兴趣。作为美术教师要引导他们的兴趣发展下去,并且要继续培养他们良好的绘画习惯。对班上在美术发面有潜能、认识美的能力较强的学生加强辅导,进一步提高画画的能力。

  二、对美术教材的认识和分析

  小学美术课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一门必修的艺术文化课程,是学校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它对于陶冶情操,提高美术文化素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小学美术教学内容包括欣赏、绘画、工艺等课业。通过美术教学,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与爱好;学习美术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良好的品德情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

  三、教学的目标和要求 目标:

  通过美术教学,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与爱好;学习美术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良好的品德情操;培养

  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 要求:

  1、初步了解中外优秀美术作品的文化价值。培养学生热爱民族文化的情感和珍惜人类文化艺术遗产的态度。 2、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提高对美的感受能力。

  3、帮助学生认识物体结构和空间关系,学习浅显的构图、色彩等知识,进一步提高绘画表现能力和设计制作能力。 四、教学内容

  1、欣赏儿童能够理解的中外优秀美术作品。

  2、认识立体物的"透视现象,初步学习运用线条和其它材料表现立体物。

  3、学习简单的构图知识。

  4、体验中国画的笔墨情趣,临摹中国画。 5、了解木版画的制作方法,并进行制作。 6、运用多种材料和方法进行有创意的制作活动。

  7、运用学过的美术表现方法为书籍、新闻故事或事件进行配画。 8、认识标志和街头标识物的作用,懂得区别。 9、运用已学过的美术知识进行综合练习。 五、教学措施

  1、认真学习大纲、认真备课,处理好思想品德教育、审美教育、能力培养和双基训练的关系。要充分发挥美术教学情感陶冶的功能,努力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2、改进学习、教学方法,从小学生的年龄及心理特征出发,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研究“教”和“学”的方法,充分运用视觉形象,讲清重点、难点,使学生巩固地掌握知识和技能,并逐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

  3、深入钻研教材,抓基础,制作好范画,手工范品,及时进行直观教学。

  4、加强个别辅导,抓好课堂巡回辅导的环节,认真的帮助学生解决练习中的具体问题。推荐成绩优秀的学生参加课外美术兴趣小组活动,使他们得到更大的提高。

  5、关心美术教学的改革和发展,积极进行教学改革实验,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6、学业考核以平时成绩为主,考核可采取多种方式。 六、教学安排

篇13 六年级美术教学计划

  一、学生概况

  本年级学生对美术课兴趣浓厚,并具有较好的绘画基础和对各种材料综合运用能力,其中对绘画材料的运用能力较强。大部分学生能较好地表现平面形象、立体造型,并能大胆地发挥想象,作品内容丰富,富有生活情趣;有较高的创新意识和较好的心理品质。但也有一部分学生空间感较弱,对一些废旧材料的综合运用能力较差,有待进一步地提高。

  二、教学目的、要求

  (一)总目标

  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各种美术活动,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制作过程,学习美术欣赏和评述的方法,丰富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了解基本美术语言和表达方式和方法,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美化环境与生活。在美术学习过程中,激发创造精神,发展美术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人格。

  (二)各学习领域目标

  1、造型表现学习领域

  初步认识形、色与肌理等美术语言,学习使用各种工具,体验不同媒体的效果,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表现所见所闻,激发丰富的想象力与创造愿望。

  2、设计应用学习领域

  学习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等组合原理,了解一些简易的创作意图和手工制作的方法,进行简单的设计和装饰,感受设计制作与其它美术活动的区别。

  3、欣赏评述学习领域

  观赏自然和各种美术作品的形、色与质感,能用口头或书南语言对欣赏对象进行描述,说出其特色,表达自己的感受。

  4、综合探索学习领域

  造型游戏的方式,结合语文、音乐等课程内容,进行美术创作表演和展示,并发表自己的创作意图。

  三、教材分析

  (一)教学重点

  1、学习色彩的明度渐变和纯度渐变等色彩知识,体验色彩的表现力,并能有目的地加以运用。

  2、能用日记画的形式表现生活中的有趣情境、有意义的事和自己喜欢的人物,表达自己的情感。

  用各种瓶子及其它塑造材料,大胆想象并设计制作简单的立体或半立体造型。

  (二)教学难点

  1、利用多种媒体,如蛋壳、废包装、稻草等材料制作作品。

  2、欣赏情节性比较强的中外作品,认识该美术作品的艺术特点。

  3、用水粉、水彩颜料表现周围的事物,表达自己的兴趣与愿望。

  4、运用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等组合原理,通过植物籽粒,纤维线材、织物等材料的平面拼贴进行造型设计。

  5、能运用紫沙泥等材料进行立体造型,并用水粉颜料加工、装饰。

  四、教学措施

  1、应将学习内容与生活经验紧密联系起来,强调知识和技能在帮助学生美术生活方面的作用,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领悟美术的独特价值。

  2、多种形式,组织学生认识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差异性,人类社会的丰富性,并在一种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的特征、美术表现的多样性以及美术对社会生活的独特x献。同时,培养学生对祖国优秀文化的热爱,对世界多元文化教育的宽容和尊重。

  3、采用多种办法,使学生思维的流畅性、灵活性和独特性得以发展,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并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具有将创新意识转化为具体成果的能力。通过综合学习和探究学习,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探究与发现,找到不同知识之间的关联,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4、教师的评价要体现多维性和多级性,适应不同个性和能力的学生的美术学习状况。

篇14 六年级美术教学计划

  一、学生概况

  本年级学生对美术课兴趣浓厚,并具有较好的绘画基础和对各种材料综合运用能力,其中对绘画材料的运用能力较强。大部分学生能较好地表现平面形象、立体造型,并能大胆地发挥想象,作品内容丰富,富有生活情趣;有较高的创新意识和较好的心理品质。但也有一部分学生空间感较弱,对一些废旧材料的综合运用能力较差,有待进一步地提高。

  二、教学目的、要求

  (一)总目标

  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各种美术活动,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制作过程,学习美术欣赏和评述的方法,丰富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了解基本美术语言和表达方式和方法,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美化环境与生活。在美术学习过程中,激发创造精神,发展美术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人格。

  (二)各学习领域目标

  1、造型表现学习领域

  初步认识形、色与肌理等美术语言,学习使用各种工具,体验不同媒体的效果,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表现所见所闻,激发丰富的想象力与创造愿望。

  2、设计应用学习领域

  学习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等组合原理,了解一些简易的创作意图和手工制作的方法,进行简单的设计和装饰,感受设计制作与其它美术活动的区别。

  3、欣赏评述学习领域

  观赏自然和各种美术作品的形、色与质感,能用口头或书南语言对欣赏对象进行描述,说出其特色,表达自己的感受。

  4、综合探索学习领域

  造型游戏的方式,结合语文、音乐等课程内容,进行美术创作表演和展示,并发表自己的创作意图。

  三、教材分析

  (一)教学重点

  1、学习色彩的明度渐变和纯度渐变等色彩知识,体验色彩的表现力,并能有目的地加以运用。

  2、能用日记画的形式表现生活中的有趣情境、有意义的事和自己喜欢的人物,表达自己的情感。

  用各种瓶子及其它塑造材料,大胆想象并设计制作简单的立体或半立体造型。

  (二)教学难点

  1、利用多种媒体,如蛋壳、废包装、稻草等材料制作作品。

  2、欣赏情节性比较强的中外作品,认识该美术作品的艺术特点。

  3、用水粉、水彩颜料表现周围的事物,表达自己的兴趣与愿望。

  4、运用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等组合原理,通过植物籽粒,纤维线材、织物等材料的平面拼贴进行造型设计。

  5、能运用紫沙泥等材料进行立体造型,并用水粉颜料加工、装饰。

  四、教学措施

  1、应将学习内容与生活经验紧密联系起来,强调知识和技能在帮助学生美术生活方面的作用,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领悟美术的独特价值。

  2、多种形式,组织学生认识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差异性,人类社会的丰富性,并在一种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的特征、美术表现的多样性以及美术对社会生活的贡献。同时,培养学生对祖国优秀文化的热爱,对世界多元文化教育的宽容和尊重。

  3、采用多种办法,使学生思维的流畅性、灵活性和独特性得以发展,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并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具有将创新意识转化为具体成果的能力。通过综合学习和探究学习,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探究与发现,找到不同知识之间的关联,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4、教师的评价要体现多维性和多级性,适应不同个性和能力的学生的美术学习状况。

本文来源:http://www.qqxwt.com/jihuafangan/811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