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qqxwt.com--语文教案】

语文教育随笔:对比着读

  语文教育随笔:对比着读

语文教育随笔:对比着读

  文/魏春燕

  第三单元主题“角度”的两首古诗——《登飞来峰》与《题西林壁》,有很多的相似之处。一共一节课,以怎样的方式上呢?一边解读文本,一边思索。

  晚上,没有安排预习,文本不熟悉,按照老套路一节课学一首诗歌基础应该牢固些。但是,这两首诗歌的内容相对简单,涉及到的重点字词也少,《题西林壁》四年级时已经背过了,熟悉诗歌不是问题。临时决定,摸索着用对比的策略上,逐渐走进“群文阅读”模式。

  一、读古诗,破题

  请了两名朗读能力较弱的孩子来读,发现他们对题目的节奏停顿有问题。引导理解题目的意思。插入了“飞来峰”和“西林壁”的资料,明白了它们都是表明地名的词后,停顿自然悟出来了。采用“歌诀体”的读法,读了三遍古诗。

  二、自学交流,解释诗句

  采用小组学习的方式,自由讨论交流诗句的意思和个别重点字词的意思,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实在有不懂的,全班交流。

  巡视,发现每个小组讨论都很激烈,对“寻”的理解为“寻找”,有三个小组开始翻字典了。自主借助工具书,是一种好现象。其它小组,翻译过来觉得别扭,建议他们请教字典,作出判断。

  分析比较,发现”寻”在句中的合理解释为量词。我关注每个小组的学习状态,笛儿一组最佳,每个人都积极投入了,尤其是雪博,他反应快,理解也到位。

  给予了10分钟的自学时间,交流反馈环节,根据理解先说句子意思,重点理解了两首诗中“寻”“不畏”“闻”“缘”“眼”的意思。已有的知识水平,大多数孩子能读懂诗。读,贯穿于学习之中。

  三、对比学习,深入理解

  让其自由读两首诗,寻找异同。这一环节,属于群文阅读中的“比较”阅读策略。诗意的理解只是浅层的,深层的东西在于信息的统整,培养发现的能力。

  继续交流,我作为一个听众观察他们的状态,此类问题,学困生有一定的难度,讨论也没有刚才的激烈。

  汇报,举手的人寥寥无几,进行了提示:“内容上有什么相同之处?”听到了一个窸窸窣窣的声音:“都是写山的。”请这位同学大胆发表意见,及时鼓励——能够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你真勇敢。

  归纳出了相同点一:内容都是游山,借观景议理。

  引导从写法上发现,有没有共同之处。比较这读两首诗的前两句,看能不能有所收获?

  逐渐的引导下,归纳相同点之二:前两句是写景,后两句是议论。

  再对比读两首诗的后两句,有什么发现?

  归纳相同点三:“最后一句都用了‘只缘身在’这四个字。”一个“缘”自表明了原因,英雄所见略同。

  有了共同点,再比较不同点,他们很快发现了,两首诗中诗人站的角度不同——第一首诗,王安石站在山顶,第二首诗,苏轼在山中。

  既然有了不同的位置,就有不同的感受,说说你读这两首诗的时候,有怎样的画面感?

  同学说:“第一首诗,诗人站在山顶,视野开阔。第二首诗,诗人在山中,感觉比较迷茫。”归纳总结,黑板上写了“高、宽广和移步换景”这几个字。

  “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为什么会有不同感受?

  我相机引入了两首诗的写作背景,诗歌的学习,背景一定要关注到,内容里渗透的是诗人的生活经历。

  “《登飞来峰》是王安石30岁时所作。他在浙江做知县任满以后回江西临川故乡,途经杭州写下此诗。此时的他,年少气盛,抱负不凡;《题西林壁》是苏轼47岁时由黄州贬赴汝州任团练副使,途径九江游庐山时的作品。”有了这样的非连续文本引入,也理解了作者想通过诗歌表达的`感受。

  《登飞来峰》中的“高”不仅仅是指山的高,也是自己的个人抱负,板书“登高望远”;《题西林壁》中诗人用自己豁达的胸怀告诉人们,要看清庐山的真相,必须走到山外去,看待任何事情要客观,板书“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四、回归整体,理解“角度”

  单元主题是眼睛,每一课结束后,回归到主题,看看课文与主题有什么关系,用课文内容解释主题,是课堂的升华——不同的角度有了不同的景致,不同的景致有了不同的感受。“角度”不同,对事物的认识也不同。告诉同学们,生活中学会换位思考,从不同角度想问题,会减少一点麻烦。

  本节课的教学,在理解诗歌大意的基础上,围绕一个主问题“探究两首诗的异同”,运用对比的策略,深入走进文本,和作者对话,培养思维和统整能力,学生对问题的认识由点到面。如果从“群文阅读”的角度来说的话,应该属于“文体统整”。

  课堂上,明显感觉到学习基础知识,孩子们轻松,课堂气氛也活跃,到“求同存疑”环节,孩子有点茫然,不知道从什么方面去概括。经过引导,他们说出来了,有点牵强。我,每学期应该抽出一两节课来,研究“群文阅读”,逐步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

  对比着读,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点进行归纳和总结,帮助学生科学高效地学习文章所包含的知识点,将具有可比性的知识点串成一条线,有助于记忆和理解,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一条重要途径。

本文来源:http://www.qqxwt.com/jiaoandaquan/147834.html